2011年4月4日上午9时,“走进古琴”沙龙活动于我校实验楼MBA沙龙活动室如期举行。“束发读诗书,修德兼修身;仰观与俯察,韬略胸中存;躬耕从未忘忧国,谁知热血在山林;凤兮凤兮思高举,时乱势危久沉吟......”春暖老师用一段诸葛亮的《卧龙吟》开始了今天的活动。
春暖老师在开始提到,古人弹琴传达了一种心境,许多圣贤之士都喜爱弹琴,弹奏古琴可以抒情、静心。古琴最早叫做五弦琴,因在周朝时文王与武王各加一根弦,从此改名为七弦琴。接下来,春暖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古琴的构造,古琴一般长为三尺六寸五分,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琴身与人身相应,有头、颈、肩、腰、尾、足。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,经岳山、龙龈,转向琴底的一对“雁足”,象征七星。琴面上有十三个“琴徽”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。古琴独特的构造决定了其独特的音色,其音色大体上分为三种,泛音、散音、按音,分别代表了“天才、地才、人才”,象征天地人的和合。泛音婉转清幽,给人一种空灵飘渺的感觉;散音浑厚重质,如大地的厚德载物;按音如谙如讴,似人生的跌宕起伏。
春暖老师讲道,儒家对古琴有很多应用,孔子在每日的讲学中都会抚琴而歌,他认为琴棋书画是文人之雅,修养自我的标志。相传,孔子很钦佩周文王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他只练习弹奏《文王操》一首曲子进而能更好地理解曲艺,感受制曲人的修为,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。历史中也有很多有关古琴的诗文,李白在《听蜀僧睿弹琴》中写道“为我一挥手,如听万壑松”。欧阳修也通过“吾爱陶靖节,有琴常自随”来表达他对古琴的喜爱之情。
接下来,春暖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历代传世名琴,唐代的春雷琴、宋代的玉壶冰琴、明代的壑雷琴,这些琴在现代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。老师提到,琴文化源远流长,它不仅是中国的,也是世界的,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古琴列入世界非物质与口述文化遗产名录,古琴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。
最后,老师弹奏了一曲《平沙落雁》,为大家呈现出一幅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,雁鸣时隐时现的图景,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将各自的鸿鹄之志实现。老师表示,对于大家来说,今天会是一个大家了解古琴,走进古琴的很好的契机,请大家享受古琴的美妙,给心灵一份滋养。
吴宛航
地址: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
吉林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8